投身西部,让梦飞翔
自2002年至2016年,我校已派遣415名志愿者,包括104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和311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赴甘肃、新疆、四川、贵州、重庆、河北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地完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一、我校开展西部计划工作的相关举措
(一)精心组织、构建长效稳定的工作机制
1、构建富有周期性的传承机制:自1995年成立河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我校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持续开展了20年;自2006年开始举办“青年志愿行动月”,已经连续举办9年;自2012年开始,我校每两年召开一次志愿者代表大会,迄今已举办两届。作为我校的品牌化志愿服务项目,研究生支教团已连续开展12年,“七彩课堂”关爱农民工项目已连续开展8年,“情系夕阳,懂老敬老”项目已连续开展5年。志愿者们在固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期满后,由下一批志愿者接替其工作,形成志愿服务的接力性传承,在全校以至全社会形成“有时间就做志愿者,有困难就找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为包括西部计划在内的各项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2、细化具有层次性的流程机制。在每年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过程中,我校团委协调各基层团委、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辅导员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和服务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光荣榜、团委网站、微博等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方式,及时宣传表现突出的学院、毕业生和辅导员老师,充分发挥典型模范的榜样作用。在志愿者选拔过程中,经过基层学院初审、预选,笔试、面试、公示等流程,对报名志愿者的政治素质、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志愿服务经历等情况进行审核,广泛听取意见,确保了解每位面试学生的真实情况,最终确定一批思想过硬、品学兼优、具有较强奉献精神的候选人,并签订《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协议书》。
3、完善落实各项保障机制。西部计划工作的主题与就业工作的形势都需要在大学生当中树立“面向基层”的理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大学生就业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校积极完善志愿者就业平台体系建设。一是拓宽就业信息平台。我校通过与往届优秀志愿者联系,同时发挥上级团组织和兄弟系统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西部和基层单位与大学生之间搭建就业信息平台。二是创新实践平台。努力拓展社会实践的功能和领域,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将有潜在就业机会的实践基地逐渐建设为大学生实习基地,并不失时机地将就业实习基地转变为实际就业渠道。三是完善创业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加强与科技创新园区、社会企业界的沟通和联系,为学生从“计划”创业转化为实际创业提供帮助,鼓励学生到广阔的西部和基层创业发展。四是纳入本校人才培养计划。在2013年12月下发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管理细则》第十九条写到:“将服务期满、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纳入本校人才培养计划,推荐担任辅导员和参加各级有关部门、团委组织开展的挂职、借调、出访、交流、进修、学习等活动。”我校团委积极落实,目前已吸收6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留校从事教学或行政工作。
(二)搭建平台,构建丰富完备的志愿者培训体系
1、打造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队:我校一直在探索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鼓励在校大学生将专业学习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达到自我锻炼、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目标。目前,除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外,我校还有大学生国旗队、礼宾队、红十字协会、爱心365协会、爱心家教团、研究生支教团、绿色方舟环保协会等 11个具有志愿服务性质的学生团体。志愿服务内容涵盖了教育、环保、公益、礼仪等多个领域,志愿服务人群也从校园延伸到社会,每个志愿服务团体都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活动,并以此建立了各不相同的志愿者资料库。在我校现有的志愿者群体培训中,国旗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事化训练,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培训,礼宾队的礼仪素质养成训练,阳光支教大队、家电维修服务队、绿色方舟等团体的相关技能培训等,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实践,都已经形成体系;而研究生支教团选拔后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团委见习,组织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新老交流等等,更使志愿者在思想上、认识上、技能上做好了全面准备。对于大学生志愿者们而言,志愿服务实际上成为了一种隐形的课程、实践的课程,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队加之每年两万余名注册志愿者的稳定数量,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招募与前期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对于志愿者的服务过程进行贯穿始终的跟踪指导。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加强指导,及时与服务地的志愿者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反馈指导机制。按照专业对口、基层第一线的岗位优先考虑、参考志愿者的个人意愿等原则,积极主动联系服务省项目办,将志愿者分配到各服务县的对口岗位,做到量才施用。在志愿者到达服务地后,校项目办会确定专人作为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联系人,并且通过电话、短信、QQ群、志愿者博客、微博、微信等形式,在工作上指导志愿者,在生活上关心志愿者,做志愿者坚强的物质及精神后盾。如今年我校在西藏山南区支教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闫海霞,反映说当地孩子缺少冬季御寒衣物,我校团委当即在校内开展募捐活动,募得价值一千余元的衣物及时寄送,解决了志愿者的实际问题。
3、整合多方资源,强化培训效果。在对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制定培养计划时,我校团委与学校移动物联网实验室合作,将新媒体教学技术作为志愿者培训的必修课,邀请相关专业教师担任培训导师,并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了包括石家庄二中、维明路小学在内的24所重点学校作为支教团的教育实践基地,让志愿者们有机会向教学名师请教听课,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志愿服务本领。
(三)积极探索,推进西部计划的育人功效
1、通过积极的舆论导向坚定志愿服务决心。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我校充分调动利用各级团组织、各级学生组织在宣传方面的作用,占领思想引领的高地。具体通过团学组织系统下发文件、在校园内设咨询台、悬挂横幅、海报、到学生宿舍发放招募手册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保证毕业生切实了解西部计划政策;通过线上微话题、微博留言等网络平台,努力营造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光荣的积极舆论导向;定期制作的画册、杂志、视频等更是极大地激发了我校大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通过优秀典型的推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总结升华,形成调研报告。挖掘优秀典型并推广,组织典型事迹宣讲报告团,经验交流会等,以此作为下一次志愿服务的培训内容之一,营造校园内志愿服务氛围,促进服务学习进入大学校园。同时青年志愿者代表大会、青年志愿者活动月开幕式、西部计划研支团出征仪式等活动也是强化志愿者意识的重要关节点,有助于充分发挥仪式育人、活动育人的功效。
二、我校实施西部计划工作的初步成效
1、扶困助学工作取得实效:2003年,我校第一届西部计划志愿者郭金敏创办了吉木乃县的第一个美术特长班,在服务地牵头举办了阿勒泰地区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展。开启了我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扶困助学之路。同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队长刘小叶同学的多媒体示范课被刻录成光盘,作为山区现代教育的范例在甘肃省推广;2006年,第七届支教团于治军辅导的学生,在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中获二等奖,成为当地学校在全国竞赛中摘获的首枚勋章。在助学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取得优秀成绩的同时,我校西部计划志愿者,特别是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广纳社会资源,在扶贫工作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迄今为止,我校研究生成员们为服务地募得钱物价值总计十二万余元。
2、优秀典型不断涌现:我校2011年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高岑岑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金华小学支教。2012年5月3日和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人民日报》分别以《高岑岑:平原女孩的大山支教生活》和《高岑岑——用心帖紧每个孩子》为题,深刻报道了我校西部计划志愿者高岑岑不畏艰苦,用心育人的感人事迹。随后,她的事迹被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转载。服务期满后,2013年5月,高岑岑返校做报告,她说,假如这世界重来一次,我的人生也是一样。这句话被很多师大学子传颂至今。而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格桑德吉也是毕业于我校附属民族学院,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墨脱县帮辛乡任教。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这些年,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还有我校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严明慧,在支教期间撰写了七十万字的支教日记,因工作表现突出,被支教学校授予“终身校外辅导员”荣誉称号,被支教地授予“阜平县荣誉公民”及保定市“青春追梦人”荣誉称号。除此之外,我校还涌现出扎根新疆阿克苏的刘玲丽,留任石河子大学的张春,研究生毕业后扎根甘肃的苏秀洁、侯瑞贤等优秀典型。他们的事迹令感动,也令我校全体师生倍感骄傲和自豪!
3、志愿服务工作硕果累累:我校曾获得由省团委颁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组织实施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2007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在“芙蓉学子,榜样力量”的评选中荣获“感动师大学生团体”金奖;我校荣获2010年度第九届“河北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2014年,我校被授予河北省青年志愿服务20周年“标杆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青春网 主办单位:bt365体育的感觉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